新能源飞行器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发展和演变的结果。面向这一当前急需🦎、且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产业🔣,提前进行人才布局、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和迫切。
本课程是一门科研成果转化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实践训练通识课。2015年开始正式上课,2019年被评为研究型课程🧑🏽🎓👌🏻,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绿色飞行器发展前沿和关键技术进展情况、飞行器总体设计相关基础知识🙋🏿♀️、飞行器总体设计方法与流程🥈🏋🏿、绿色能源相关的基础实验、飞行器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课程学时安排:理论学习(12学时)、基础实验(6学时)、自主设计(30学时),合计48学时。
课程教学要求🧑🦽:参加学习的同学能够了解和掌握绿色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了解和掌握飞行器用典型绿色能源的性能及其实验测试方法;根据项目设计要求,能够以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一款绿色能源飞行器的总体方案设计👲🏼。
课程教学模式🌅:“专题支撑、项目牵引、分工协同”♦︎🥷🏼。在“专题支撑”方面🤽🏿♂️,凝练了“新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方法”🏷、“气动与结构”👩⚕️、“能源与动力”四个专题模块,在有限的理论学时内🫘,聚焦新能源为传统飞行器总体设计带来的特殊问题,促进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在“项目牵引”方面☪️,以太阳能和氢能为主要能源,设置任务场景明确的新能源飞行器总体设计项目🕹👨🏼🚒,引导学生直接面对前沿问题。在“分工协同”方面,学生自由分组👼、选择项目🍖,组内按照总体与能源动力🏌🏽、气动👨🏽💼、结构进行人员分工❤️,组内人员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开题答辩🛡、结题总结报告和结题答辩,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与真实工程十分相似的训练环境🤴🏽。
